产品中心
《垃圾分类别只是说说》后续:快餐盒、瓶瓶罐罐都扔进绿色垃圾袋

时间: 2024-06-11 21:11:31 |   作者: 抽口垃圾袋

  说到垃圾分类就必须提及垃圾袋。在杭州很多社区都会向居民派发装易腐垃圾的绿色垃圾袋,数量基本是一个月30个,其他没有派发的社区,近期也陆续开始派发。社区派发绿色的垃圾袋初衷是想让居民自觉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区分开来。

  不过记者最近走访后发现,很多绿色垃圾袋里装的都是“混装垃圾”,居民把每个月领垃圾袋仅当成福利,而鲜少有分类意识。

  绿色垃圾袋混装,对垃圾分类工作影响很大。很多社区清洁工只认袋,加上居民很自然地将绿色垃圾袋往绿色垃圾房里扔,导致原本装易腐垃圾的垃圾桶内混乱不堪……

  垃圾分类离我们慢慢的接近,8月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了杭州新修改的垃圾分类条例,新条例将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天,杭州市城管局也开了说明会,对四种垃圾进行了细分。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不少以前垃圾分类意识比较弱的社区也开始了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比如设置宣传栏、更新垃圾桶等,其中还有一项就是向居民派发垃圾袋。

  位于下城区朝晖街道的大家苑社区里有好几个小区,上周开始每个小区都派发垃圾袋,其中中北西子花园的居民能下载物业的APP,以户为单位领取垃圾袋,每户人家一个月可以领取30个垃圾袋。

  在物业管理处,居民陈女士说:“每个月可以省不少钱呢,跟我晚上一起跳舞的几个朋友,和我家就隔了一条马路,垃圾袋都领了快5年了。”

  前天上午,记者在中北西子花园小区东门的垃圾集置点看到,绿色垃圾袋里装的垃圾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外卖快餐盒、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纸,其他的还有矿泉水瓶、牛奶盒,更不可思议的是用完的化妆品盒子,即便是装了易腐垃圾的绿色垃圾袋,里面也掺杂着别的类型的垃圾,可以说真正能做到在绿色垃圾袋里只装易腐垃圾的几乎没有。

  除了新发放垃圾袋的小区,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不少发了很久垃圾袋的小区,居民的分类意识仍不强。

  其实,社区派发垃圾袋,就为了对以前的厨余垃圾(现改为易腐垃圾)更好分类,“社区发的是绿色垃圾袋,装易腐垃圾的。”西溪街道某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发垃圾袋已经有十余年了,“之前因为发现很多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没到位,发了垃圾袋还是将垃圾混装投入,对垃圾分类没有帮助,所以曾一度取消过发放垃圾袋,但引起居民强烈不满,又开始发了。”

  上城区某社区工作人员说:“垃圾袋已经发了4年多了,现在居民领垃圾袋非常积极很准时,但垃圾分类能做好的只有少数人。”

  在胭脂新村,每户居民一个月都能领到30个装易腐垃圾的绿色垃圾袋。“我现在都已经习惯把厨房垃圾放在绿色垃圾袋里。”昨天早上8点多,小区一名中年妇女拎着绿色垃圾袋扔到垃圾桶内,虽然她话是那么说,但记者看出者她扔的垃圾袋里有不少快餐盒和餐巾纸,这是归类在其他垃圾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西湖区某社区的垃圾分类房,在标有易腐垃圾的垃圾房内,除了社区发放的绿色垃圾袋,还有居民从菜市场买菜带回来的各种颜色的垃圾袋。社工小王用树枝扒绿色垃圾袋开给记者展示“易腐垃圾混合着其他垃圾,里面基本上没有分好的……”

  发下来的垃圾袋没分好类,能不能追溯到源头?东林桥社区书记胡佳译说:“我们发放的垃圾袋上面都有二维码,哪家没分好垃圾可以追溯到源头,但这个事情很难进门,因没有强制性,社区也不好和居民闹僵了。”

  记者了解到,带二维码的垃圾袋基本都是物业设置机器扫码领取,不过很多社区这种机器还没有落实,所以社工会在垃圾袋标识上号码,按号对户。

  仓桥社区其中一个小区发放的垃圾袋是按照数字对应住户的,前天下午6点,小区内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将标识有41号的垃圾袋拿了过来,里面的垃圾都没有分好,志愿者刚要指导垃圾分类,住户头也不回就走了,“这是401的住户,好几次了,但我们没执法权,只能上门劝说,但收效甚微。”该志愿者表示。

  正常情况下,社区发放绿色垃圾袋,居民将分好的易腐垃圾装入袋内,扔进指定的垃圾桶内,清洁员将其送至集中点,再由垃圾清运车的工作人员将其运走,但目前这样的“理想状态”很难实现。

  清洁员曹师傅负责中山中路和仙林桥直街的几个小区的垃圾清运工作,他负责的4个社区都会发绿色垃圾袋。“这些社区垃圾袋发放那么久了,社区也一直在宣传,居民在绿色垃圾袋里应该装的都是那些厨房里的垃圾吧。”曹师傅说,“但没那么简单,很多绿色垃圾袋里什么垃圾都有,我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根本来不及一一查看,也不可能将所有垃圾袋都拆开来去重新分类,实在来不及我也管不了了。”

  其实和曹师傅一样,很多清洁工在工作时都只认袋子。“辖区内有3个清洁工来社区反映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没分好的垃圾全部装入社区发的垃圾袋,让他们很为难。”松木场社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而这样也让垃圾清运车的师傅很头疼。昨天凌晨1点左右,垃圾清运车开到了凤起路上一个垃圾桶的集置点,“我们只认桶,绿色桶里就是易腐垃圾,将绿色垃圾桶里的垃圾倒入清运车内,但是你看看垃圾袋里面什么都有,外卖盒、装修垃圾能是易腐垃圾吗?”工作人员说。

  “居民要是把垃圾分好的,无论是清洁工还是清运车到最后垃圾处理单位,垃圾袋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但假如没有分好,效果就会相反。”胡佳译表示,“社区想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首先必要条件就是让每一个居民都能自觉在源头上将垃圾分类。”

  西湖区古荡街道文华社区绿洲湾小区和其他多数小区一样,也为每户家庭发放绿色垃圾袋,目前垃圾分类正确率达95%以上,而小区也经历过“分袋不分垃圾”的情况。

  “社区发下去的绿色垃圾袋里如果装了其他生活垃圾,那垃圾分类就毫无意义。”71岁的小区垃圾分类监督员陶宝丽说,意识到了这一点,小区在2013年底就开始有了垃圾分类监督员。

  “每天早上9点和下午2点,监督员就会在小区的4个垃圾投放点进行巡逻,一种原因是监督,另外一种原因是指导。”陶宝丽说,这是让居民自觉分类最快的方法,“辛苦是辛苦的,尤其是夏天,我们要把每个袋子都拆开来看。”

  陶宝丽说,很多居民嫌脏不愿细分,“我就和他们说分好了是为大家,第一次可以帮你分,第二天不少居民就自觉分好了……”

  绿洲湾小区的垃圾袋也是实名制的,“没做好的就挨家挨户上门劝,上门指导。一次两次不行,我们就三次四次,直到这户人家分好了,我们就不去了,人都是好面子的,小区里别人都在做,你如果没做好时间长了肯定会不好意思。”陶宝丽说,小区垃圾分类的“好坏榜”每个季度都会在小区QQ群里公布。

  杭州市江干区则在全市率先推出“桶长”制。丁兰街道久睦苑小区,15名垃圾桶桶长,身着黄色背心,上写着“我是丁兰桶长”。“桶长”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检查和指导居民的垃圾袋里是否有分类。

  这些“桶长”都是由社区招募的志愿者组成的,这些桶长会在早晚高峰,站在各自负责的垃圾箱点,检查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并给予相应分类积分,针对分类不对的居民,她们会现场指导分类。假如发现垃圾分类不对的居民,她们还将入户对居民进行耐心指导。

  “桶长”是垃圾袋进桶之前的一道门,也是垃圾分类效果好与差的关键点,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很多小区自发组织的志愿者。而他们刚开始的工作,也不被很多居民认可,“许多居民并不理解,有时还会受到一些居民的言语伤害。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小区的垃圾分类还是有了许多改善。”桶长吴大姐说,小区的垃圾分类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她们会守好“桶长”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