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夏季高温垃圾产量倍增 三伏天考验低碳生活

时间: 2024-06-05 06:14:19 |   作者: 产品中心

  是在烈日暴晒下户外劳作,挥汗如雨?是在垃圾箱边闻到变质垃圾的气味,酸臭无比?还是不留神被咬了一串蚊子块,奇痒钻心?……

  这些“夏季烦恼”,都被正在践行“垃圾分类”的市民碰上了。本市5月15日起在100个居民小区实施“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市政府实施项目,如今迎来高温天气。试点小区操作情况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亟待解决?记者连续一周现场走访。

  家住万航渡路676弄万航公寓的张阿姨家庭,是典型的三口之家。看一看他们家的分类垃圾筒,记者就可以感受到这户人家夏季生活的变化:晚饭后,湿垃圾筒很快装满西瓜皮、桃子核、剩饭剩菜等。张阿姨说,最近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增加一倍,这些垃圾含水量高、容易变质,她每天要倒4次垃圾。

  对大多数家庭主妇来说,分门别类倒垃圾早已不是难事。然而,张阿姨最近遭遇两个新难题,一是垃圾袋不降解,二是垃圾桶设置不合理。

  “每次把湿垃圾倒进小区大垃圾箱时,都要掀开桶盖、解开垃圾袋,把垃圾和袋子分开扔,这滋味真不好受……”张阿姨弄不懂,湿垃圾为啥不能连着袋子扔?居委会干部告诉她,厨余垃圾可以由专门公司回收处理后再利用,但由于垃圾袋无法降解,因此就需要分开处理。如果垃圾袋不拆开,环卫工人会拒绝运走。

  “统一发放的家用分类垃圾筒,尺寸也不怎么合适。”有居民这样反映。记者看到,一个带盖子的大垃圾筒分成两格,一半放干垃圾,一半放湿垃圾。干垃圾区两三天都装不满,湿垃圾区则不够装,一大块西瓜皮扔进去,箱盖就盖不上,很容易招来蚊蝇,加上老房子厨房面积小,许多居民已将分类垃圾筒束之高阁。

  许多实行垃圾分类的居民表示:政府部门花了不少钱购买家用分类垃圾筒和一次性垃圾袋等设施,挨家挨户发放到居民家,我们很认可政府的举措,但也希望试点过程中不断调整做法,建议省下购买家用垃圾筒的经费,补贴在购买可降解塑料袋上,方便居民处理湿垃圾。

  59岁的刘桂珍并不住在“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瑞丽公寓,却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从自己住的老小区赶过来,担任瑞丽公寓的垃圾分拣志愿者。

  19时许,记者跟着刘桂珍一起上岗。站了不足一小时,记者便感到她贴身携带的“三件宝”颇派用场:有了红袖章,居民都知道她是志愿者,来来往往都由衷说一句“辛苦啦”;有了白手套,伸手进大垃圾箱分拣垃圾更方便,不一会就成了“灰手套”;还有一瓶驱蚊喷雾剂,用于防范时时来侵扰的蚊子。

  为了宣传“垃圾分类”,刘桂珍付出很多。居民区倒垃圾“晚高峰”时间集中在18时至21时之间,她和另一名居民濮正璇搭班,一人站岗1.5小时。3个月来,刘桂珍每天19时15分准时出家门,和濮正璇交接班,往往站到21时过后才离开,为此她几乎放弃了整晚休闲时光。

  中山北路3327号恒陇丽晶公寓,一群“洋志愿者”让记者眼前一亮。沙特留学生布迪身着绿色志愿者制服,顶着烈日站在社区垃圾桶边,一见有人乱倒垃圾,他立即用生硬的中文提醒:“不对,应该放这边!”许多居民被他逗乐,都主动递上垃圾袋让他检查;美国人翁建安每次经过小区垃圾箱,都会习惯性掀开盖子往里瞧瞧,一眼就能认出其中“异类”,他不仅动手“二次分拣”,还用上美国经验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厨余垃圾袋要扎捆好,小心残渣剩水漏出;大件废旧物别扔进垃圾桶,要找专业回收企业……”

  瑞丽公寓所在的中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艳说,由于新商品房小区少有居民愿意接手这份“苦差事”,居委会干部只能从热心的老房子居民中挑选分拣志愿者,帮自己搭把手。街道每月下发一笔“慰问费”发给分拣员,但数额不多,只够买几样劳防用品。

  许多居民建议,对于刘桂珍这样的专职“分拣志愿者”,有关部门可多发些夏令补贴,同时动员和鼓励本小区居民参与;对于“洋志愿者”这样的热心志愿者,建议居民区推出一些“积分换礼品”等活动,给志愿者们送些洗衣粉、牙膏等小礼物,以调动参与积极性。

  下午14时,记者跟随半淞园街道环保作业公司收运工王师傅,一起往返于5个居民小区收运垃圾。

  坐上王师傅的车,车厢里浓重的腐臭味扑面而来,下车时周身上下已“变味”。刚刚还是艳阳天,想不到转眼又下起阵雨,记者被汗湿的衣服很快又被雨水打湿一层。由于垃圾车驾驶舱两侧没有门,两旁汽车在雨中飞驰而过,泥水又溅了记者一身。

  在黄浦丽园、今日世家等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王师傅都要卸下6个冲洗干净的空垃圾桶,换上一批装满厨余垃圾的桶,再送往王家码头垃圾回收站。他每天上班时间长达12小时之后,从清晨一直忙到深夜,平均每天收运的垃圾有40大桶,超过5吨。仅在拥有1200户居民的大型商品房小区黄浦新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能装满十六七个大桶。

  这份工作又苦又累,31岁的王师傅却乐呵呵:“许多人都配合我的工作,小区清洁工把大垃圾桶冲洗得很干净,王家码头的员工也会把空桶冲洗得干干净净再交还给我。”

  出乎意料,这名安徽师傅最强烈的工作感受,竟是 “上海人的生活品质真高”。他说,上海人每天产生的垃圾能够说是“丰富多彩”。自己有时候收运垃圾难免“心疼”,剩饭剩菜中有鱼有肉,看上去并没有变质;有的衣服、鞋子并没有穿坏,也被扔进垃圾桶;还有各种各样精美的礼品、服装包装盒,一看就知道主人生活很宽裕……

  许多垃圾分类一线操作工都有切身体会,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垃圾减量,那么推广垃圾分类的难度也会相应大幅度的降低。他们都以为,从家庭、到小区、到垃圾中转站这“三部曲”,分类源头还在居民家庭,如果居民们在物质条件慢慢的变好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简单生活”、不浪费资源,就能有效实现垃圾减量,这也是“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所在。